公元前101年,和亲公主刘细君死后,岑陬军须靡很伤心。为了延续乌孙和汉朝的友好联盟,岑陬军须靡又上书汉武帝,请求继续联姻,再派一个公主过来。
这个和亲的担子就落在了解忧的身上。
刘解忧的刘戊因参加七国之乱,兵败自杀身亡。
解忧就是在这个时候出生的。也就是说,她出生起即家破人亡,虽是皇亲,却住处简陋偏僻,朝野无人问津。
谁也没有想到,就在解忧二十岁这一年,汉武帝会降旨到她的头上,让她嫁给乌孙王岑陬军须靡。
美丽、端庄、大方的解忧公主尽管受到了岑陬军须靡的喜爱,但还是像细君一样,当了右夫人。她的到来,同样受到了匈奴公主的歧视、刁难和排挤。

虽然解忧努力想融入,但毕竟是个汉人,语言和风俗都和乌孙不同,加上又是右夫人,地位比左夫人匈奴公主低。
两个女人争一个男人,实际上就是争一个国家,谁得宠,乌孙就会向谁靠拢。
让解忧处境艰难的是她好几年没生下一儿半女。而匈奴公主却生了个儿子,叫泥靡。
于是,在岑陬军须靡的眼里,得宠的自然是匈奴公主。
在解忧眼看着乌孙和匈奴的关系日益靠近的时候,事情突然发生了转折。
岑陬军须靡死了。他在死前立下遗嘱,因为儿子泥靡年幼,让堂弟翁归靡继承王位,待泥靡长大后,再把王位还给他。
按照乌孙的习俗,解忧和匈奴公主自然又成了翁归靡的妻子。
想不到肥王特别中意解忧,对她宠爱有加,言听计从。

翁归靡力排众议,打破历来都以匈奴姑娘为大的老规矩,改解忧为左夫人,匈奴公主为右夫人。
解忧有了翁归靡的支持,首先把她既是助手又是姐妹的侍女冯嫽提为乌孙的副丞相,当她的全权代表,替她处理国内外的各种要事。
在很短的时间里,乌孙的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解忧和翁归靡育有三儿两女。长子元贵靡文武兼备,被立为王储。后来,乌孙分裂为大小两国,元贵靡当了大昆莫。
次子万年风华正茂、年轻有为,多次到长安去学习,被年老的莎车国王看中。后来做了莎车国国王。
三子叫大乐,是有名的战将,在多次战斗中都立下大功,在乌孙国英名远扬。
忧的长女弟史长得特别美丽,而且多才多艺。嫁给了龟兹国王绛宾,两人感情非常好。
次女叫素光,嫁给乌孙若呼翕侯。素光善持家理财,相夫教子,深得乌孙百姓敬爱。
乌孙在解忧的辅助下,成为西域三十六国中的老大,乌孙和汉朝和好,实力和经济都得到了提高和发展,人民安居乐业,其他各国自然纷纷效仿。

眼看着西域各国和汉朝的关系越来越近,和匈奴的关系渐行渐远,匈奴王壶衍鞮恼羞成怒,一面发兵,利用车师国当跳板,向乌孙进攻,侵占了东部恶师、车延等地大片领土;一面派人到乌孙去,威胁乌孙王背离汉朝,交出解忧公主,否则就灭了乌孙。
一时,乌孙国内人心惶惶,亲匈奴的一些王廷成员都撺掇翁归靡舍小求大,交出解忧,以便自保。翁归靡有些犹豫。解忧对他说:“倘若你交出我能够求得平安,我没有可怕的。可是,你想过没有,咱们好不容易得到现在的国富民强的局面,你还想像从前那样受他们欺压吗?”
最终,解忧说服翁归靡,在两人共同努力下终于打败了匈奴。
乌孙国在解忧和翁归靡的治理下,出现了空前稳定和繁荣的大好局面。
转眼解忧公主55了,翁归病重,临终前,翁归靡曾向汉朝上书,愿意立自己与解忧公主的长子元贵靡为王位继承人,汉朝同意了他的请求。
不料,两年后,翁归靡撒手人寰,他立的王储元贵靡还太年轻,于是乌孙的贵族推举泥靡担当乌孙的国王。
泥靡已经二十多岁了,他早就窥视这一天了。

泥靡性格暴躁、桀骜不驯,被人称为狂王。他是匈奴的外孙,一上来,立马露出亲近匈奴的姿态。
解忧多年努力换来的大好局面眼看就要付之东流。
解忧心急如焚,想来想去,决定嫁给狂王,以便控制局面。
解忧与泥靡感情并不好,起初,解忧处处讨好狂王,耐心地规劝他,并为他生了一个儿子。可是,他们的夫妻关系始终不和,有时紧张到剑拔弩张的程度。
解忧只能忍耐,她也一直想找机会除掉泥靡。
几年后,泥靡终于被人残杀,元贵靡做了乌孙的大昆莫,乌就屠做了小昆莫。乌孙国一分为二,和平相处。
解忧六十五岁那年,乌孙举国欢庆,万民同欢。
解忧七十岁那年,上书汉朝:“年老思土,愿得归骸骨,葬汉地。”皇帝动容,准予所请,派使接回,亲自出城相迎。

五十余载,去时正值青春年华,归时已是白发妪。
至此,一生嫁给三位乌孙王、在乌孙生活了半个世纪的解忧公主,终于得以善终。
在解忧公主71岁那年,终于在故国闭上了双眼,从此长眠于故土。
解忧公主一生经历了多次动荡,她以其智慧和勇气,帮助乌孙国度过了多次危机。同时,她也积极促进汉朝与乌孙的关系,推动西域各国的繁荣发展。
无忧的一生无疑是值得敬佩的。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头条资讯网_今日热点_娱乐才是你关心的时事 » 和亲公主刘细君死后,为了延续乌孙和汉朝的友好联盟,岑陬军须靡又上书汉武帝,请求继续联姻,再派一个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