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记者梁红国王雪临沂报道
为持续增强“沂蒙优品汇”特色平台品牌影响力,促进国企资源与地方经济融合发展,进一步推动经济政策的着力点要更多转向惠民生、促消费,7月31日,驻临沂市省派第一书记和工作队7月情况交流座谈会暨“沂蒙优品汇”进国企座谈会在沂南县召开。


驻临沂市省派工作队牵头负责人、省政府驻上海办事处党委副书记、一级巡视员陈金秀出席,沂南县委书记侯占夫致辞。会议主要邀请驻临沂市有关国有企业的省派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代表、临沂市农业农村局、沂南文旅等相关部门单位分管负责人参会。
会议由沂南县委挂职副书记、驻沂南县省派工作队牵头负责人,省审计厅派出审计十二处处长、一级高级主管傅林主持,有关县区来自国企的省派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代表开展经验介绍,有关县区挂职副书记对近期项目推进情况进行汇报。
“沂蒙优品汇”帮扶品牌的创建目的在于搭建一个农副产品产销对接平台,汇集党政、高校、国企等资源要素,帮助县区解决买难卖难问题。通过县区推荐三家“三品一标”(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的联农带农企业进入“沂蒙优品汇”,促进沂蒙老区农副产品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擦亮第一书记金字招牌,目前,沂蒙优品汇进机关、进高校、进国企开展效果良好,产品远销长三角、珠三角。
陈金秀围绕系统性推进帮扶资金拨付和项目建设等重点任务和工作安排作总结发言,指出了打造沂蒙优品汇的关键措施。建立资金项目定期调度机制,每月10日、25日进行调度和更新完善。确保资金专款专用、过程公开透明,防范廉政风险。产品优质是根本,质量、特色、性价比缺一不可;供应链畅通是保障,物流、包装、标准化是落地的基础保障;对接精准是前提,深入了解企业真实需求和采购流程,信任建立是基础:通过政府背书、实地考察、小批量试单等方式建立信任;模式可持续是目标,追求互利共赢,避免一次性帮扶,建立长效机制。
陈金秀要求,一方面,派驻第一书记工作队要加快帮扶资金落实到位,优化工作机制,提升落实效率,建立项目推进清单,制定清晰的时间表、路线图,把任务分解到周、到人。要聚焦项目筹资、签约、建设、审计等环节,做好关键节点管控。在当地适时公示项目进度,接受监督,阳光推进项目建设。强化协同联动,从纵向和横向打破“中梗阻”,主动对接,争取乡镇党委、派出单位、县级相关部门等的支持,协调解决跨层级、跨部门难题。联合村“两委”、党员、村民代表等力量,形成合力,定期召开项目推进会;涉及村民利益的重要决策,可通过村民代表大会等会议充分讨论,确保程序合规、群众认可。另一方面,强化过程保障,确保行稳致远,加强动态监测与风险防控,建立好半月报告制度,实时掌握项目立体、动态信息,做好风险预案。此外,还要善用外部资源,借势借力发展,利用好派出单位资源优势,融入区域产业布局,适时组织村干部、骨干到邻近成功项目点考察学习成功经验。
陈金秀强调,“沂蒙优品汇走进国企”和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帮扶资金拨付和项目建设都是系统工程,需要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积极作为、需要派出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需要政府部门统筹协调。下一步,帮扶项目建设要坚持“快”字当头,质效并行,聚焦关键环节,压缩时间成本,想方设法整合资源,疏通堵点,坚持稳中求进,确保项目真正“快落地、见实效、利长远”,为乡村可持续发展和两年帮扶圆满收官奠定坚实基础。

上午,全体与会人员在孙祖镇东高庄红色片区开展了主题党日活动,重温入党誓词,参观抗大一分校旧址,观看《东高庄—一个山村的中国叙事》沉浸式演出,近距离了解陈若克、石峰等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接受红色教育,传承红色历史。

下午,集体参观了辛集镇凤头村、信和沂雪食品加工项目,对当地产业进行了整体了调研,进一步了解帮扶工作开展情况。
本次活动旨在发挥32位省派国企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的优势和派出国企的资源优势,将沂蒙老区的优质农副产品进行推介,增加区域农副产品和文旅资源知名度,促进国企与地方合作,建立稳定、互利共赢的产销对接机制,实现长效合作,促进双方共建共享共赢。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头条资讯网_今日热点_娱乐才是你关心的时事 » 驻临沂市省派第一书记和工作队7月情况交流座谈会暨“沂蒙优品汇”进国企座谈会在沂南县召开